幼儿园安全检测鉴定——结构构件完损检测
一、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构造检测主要包括节点的尺寸、梁柱端部加密区箍筋、预制构件支承长度和框架柱与墙体的拉结筋的检测。
构造检测可按设计要求相同的原则来划分检测单元,抽样数量如下:
A类建筑,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且不少于1件;
B类建筑,应抽查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2件。
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缺陷检测包括外观缺陷和内部缺陷检测。
1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缺陷应全数检测。
2混凝土构件的外观缺陷检测包括蜂窝、孔洞、夹渣、疏松、露筋、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等项目。混凝土构件外观缺陷的评定方法,可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确定。
3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缺陷检测包括内部不密实区、空洞、混凝土两次浇筑形成的施工缝与加固修补结合面的质量、混凝土各部位的相对均匀性等内容。检测方法可采用超声法、冲击反射法、探地雷达法等非破损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局部破损方法对非破损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时,可参照《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的规定执行。采用探地雷达法时可参照附录F进行。
三、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损伤检测包括裂缝、碳化深度、表面损伤、受腐蚀情况、钢筋锈蚀情况等的检测。
1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损伤应全数检测。
2裂缝的检测见本标准*5.8节。
3碳化深度可采用喷射酚酞或彩虹试剂的方法进行测试。
4受有害介质侵蚀检测方法见附录E。
5表面损伤层厚度的检测包括火灾、高温或化学腐蚀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损伤层厚度的检测,对火灾等造成的损伤的检测详见附录F。检测混凝土表面损伤厚度时,应根据构件的损伤外观状况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且被测表面应平整、无接缝和饰面层,可采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检测。
6 筋锈蚀的检测可根据测试条件和要求选择剔凿检测法、电化学测定法或综合分析判定法,电化学测定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判定方法宜配合剔凿检测方法的验证。详细检测方法可参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或《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CECS 220的规定执行。
幼儿园质量安全检测鉴定的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结构检测可分为原材料性能、混凝土强度、几何尺寸、配筋、构造、缺陷和损伤检测等项工作,必要时,可进行结构构件性能的实荷检验或结构的动力测试。
二、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检测
1 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主要包括材料的强度检测和材料的变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检测。其中,材料的变形性能可按测得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进行换算。
2 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有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回弹-钻芯修正法等,检测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特点、现场条件和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
1)采用回弹法时,被检测混凝土的表层质量应具有代表性,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龄期不应**过相应技术规程限定的范围;
2)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时,被检测混凝土的内外质量应无明显差异,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过相应技术规程限定的范围;
3)当被检测混凝土的表层质量不具有代表性时,应采用钻芯法;当被检测混凝土的龄期或抗压强度**过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相应技术规程限定的范围时,可采用钻芯法或钻芯修正法。修正系数的范围宜在0.8~1.2之间。
4)采用回弹法或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若检测条件与相应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应进行钻芯修正,钻取芯样数量不应少于6个。
3 选定检测方法后,抽样数量、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等均应执行相应标准的规定。
幼儿园建筑抗震等级检测鉴定项目实例分析:
某既有教学楼建于1984 年,共4 层,由框架结构(轴线1~ 17) 和砌体结构(轴线1/ 14~ 20) 组成,总高度约为1316 m ,建筑面积为2 973 m2 。该建筑整体平面形状近似呈L 形,在A~F 轴的砌体结构和G~V 轴的框架结构之间设置抗震缝,建筑平面布置见图3 。该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110 g ,基本风压为0155 kN/ m2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 类,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类,场地土类别为IV 类。
1、上部结构验算
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 工程部开发的PKPM 系列程序(2008 版) 进行建模分析与计算。模型中,材料强度根据上文所述实测结果取值。计算结果如下:
1) 砌体结构中,轴线1/ 15 在轴线B~C 区间内的纵墙墙段抗震验算不满足要求。
2) 砌体结构中,多道纵、横墙段抗压验算不满足要求。其中一层8 道、二层3 道、三层1 道,表现为荷载效应大于抗力。
3) 砌体结构中,墙体高厚比基本满足要求。
4) 框架结构中,大多数构件满足强度验算要求,但结构延性及部分构件的截面配筋仍有不足。主要为:一层T 轴和1 轴、U 轴和1 轴,二层U 轴和
1 轴相交处的框架柱配筋不满足要求;一至四层共有6 根主梁配筋不满足要求。
5) 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中一层T 轴和U 轴处有多根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限。
6) 在双向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X 方向的较大层间角为1/ 302 ,不满足上海市DGJ 08 - 9 -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中弹性层间位移角1/ 550的限值要求。
2、地基基础验算
根据上海市DBJ 08 - 11 - 1999《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该教学楼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考虑到结构已建成二十余年,地基经过长时间的压密,其承载力可适当提高。通过地基承载力验算,教学楼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3、抗震措施鉴定
按照GB 500023 - 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中的一般规定以及分别针对砌体房屋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所做规定的要求,对该教学楼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行复核。经鉴定,部分项目不满足标准要求,具体为:
1) 砌体部分。
a. 采用了预制混凝土空心楼板且未加设整浇层,故不满足鉴定标准51212 中*4 条的规定;
b. 外墙四角、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以及楼梯间和电梯间四角处均未设置构造柱,不满足51214 中*1 条的规定;
c. 纵横墙交接处未设置拉结钢筋, 不满足51215 中*1 条的规定;
d. 高度大于3 m 的隔墙墙**与梁板间无连接,不满足51218 中*2 - 1 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