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13632825466

济南市幼儿园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流程

更新时间:2024-06-28 09:00:00
价格:¥5/平方米
房屋新闻:房屋安全性检测
检测项目:学校-幼儿园抗震检测鉴定
服务中心:第三方机构
联系电话:0755-29650875
联系手机:13632825466
联系人:吴工
让卖家联系我
详细介绍

济南市幼儿园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流程

幼儿园抗震等级检测鉴定报告——学校幼儿园属于乙类抗震建筑:

抗震设防建筑类别分:甲、乙、丙、丁。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中不能中断或尽快回复的建筑。学校是乙类建筑吗?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

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科学试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的生物制品、**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

乙类: 

①体育建筑中,使用要求为特级、**且规模分级为特大型、大型的体育场和体育馆。  

②影剧院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娱乐中心建筑。

③商业建筑中,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当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应分别判断,并按区段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④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档案馆。

⑤会展建筑中,大型展览馆、会展中心。

⑥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

⑦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过10000人时,抗震设防类别宜划分乙类。

丙类:住宅、宿舍和公寓。

丁类:一般储存物品的**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可划分为丁类建筑。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10.0.3条规定,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应划为乙类。该条规定参照了《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关于商店规模的分级。考虑近年来商场发展情况,当一个区段的建筑面积25000平米或营业面积10000平米以上的商业建筑,人流可达7500人以上(按每位顾客占用营业面积1.35平米计算),应划为乙类建筑。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0.1条*5款还规定,“建筑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着不同时,可根据局部的单元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故设置了抗震缝将结构分为若干单元后,可根据各单元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对于面积较大的商业建筑,若设置抗震缝分成若干个结构单元,有单独的疏散出入口,各单元独立承担地震作用,彼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人流疏散也较容易。因此,当每个单元按面积划分属于丙类建筑时,可按丙类建进行抗震设防。

当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按区段分别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对于大底盘高层建筑,当其下部裙属于大型零售商场的乙类建筑范围时,一般可将其及与之相邻的上部高层建筑二层定为加强部位,按乙类进行抗震设计,其余各层可按丙类进行抗震设计。但是,当上部结构为乙类时,下部结构不论是什么类型,均为乙类。

幼儿园安全检测过程中常见问题——构造措施
对于我省绝大部分农村乡镇的学校,其校舍的修建年代已久,且当时我省农村乡镇的经济条件落后,工程技术传统、落后。学校的建设主要是依靠当地传统的工程技术及条件来完成,并且绝大多数没有设计方案,施工操作不规范。所以,从现在专业规范的工程技术角度来看,当时建造的房屋在构造措施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1)地基基础。
在校舍安全鉴定当中,建于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的教学楼的基础,大多采用刚性基础,常见的基础形式为墙下毛石基础或者墙下砖基础。地基基础没有采取防水防渗措施,由于此类型基础整体性较差,长期受地下水浸泡,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现象较为严重,引起上部结构墙体出现由沉降造成的裂缝。
2)囤梁和构造柱的设置。
在农村乡镇的中小学校舍建筑中,圈梁的布置比较合理,大多数建筑墙体下均有地梁,且每层均设置圈梁。但是,构造柱的设置就差别很大。教学楼的横墙间距较大,横墙之间一般都设有承重横梁,所以导致在横梁的支撑部位局部压应力比较大,一般在教室横梁的下方大多没有设置构造柱,在较大的集中荷载作用下,横梁下方的窗间墙会出现斜裂缝,这是由于墙肢不满足墙体的受压承载力造成的。
3)预制楼板的搭接。
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校舍,绝大多数楼板均采用混凝土预制空心板形式。预制板形式的楼盖整体性较差,楼板平面内刚度较小,不利于抗震。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预制楼板的安全性与其在承重墙或者梁上的搭接长度有很大关系。在预制板与墙或梁搭接部位经常会发现有裂缝存在,有的裂缝宽度达3 mm左右,这说明在预制板楼盖中,预制板与预制板,预制板与梁或墙并没有牢固的连接措施,导致在长期的荷载作用下预制板搭接缝开裂。这种情况在地震来临时是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4)其他措施。

a.砖混结构的教学楼的横墙间距一般较大,常见的横墙间距在9 m左右。依据设计规范GB 50003—201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砌体结构横墙间距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但是为了教室的使用空问,必须采用大的横墙间距,所以就有必要增强教学楼横向的抗震能力,来保证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b.教室的窗洞口一般较大。在教室外纵墙上开设较大的洞口,会严重的削弱纵墙的有效面积,而降低其抵抗力。底层的窗间墙体一般轴力较大,如果墙肢截面过小,会造成受压能力不足,如果有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较会对窗问墙体的受力有不利影响。

多层砌体校舍抗震性能的主要问题

结构布置与结构体系
从做过的多层砌体校舍工程看,对北京市多层砌体校舍工程的结构布置与结构体系归纳总结如下:
(1) 建筑结构平面绝大多数基本上为矩形,对于**过规范长度或结构平面为形等不规则的结构均设置了防震缝;结构构件、砌体抗震墙布置对称、规则,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比较小,对结构抗震有利;但也有一部分教学楼的平面为形、三个肢等构成。
(2) 建筑总层数多为2~4 层,较个别的总层数为5层。多层砌体校舍的建筑总层数不**过4 层的为满足抗震规范GB50011 —2001 (2008 年版) 关于对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的总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和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的规定。对于个别校舍建筑总层数为5 层的工程,应在综合分析其抗震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加固等处理建议。
(3) 楼(屋) 盖多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内廊式的房间和走廊多为纵墙承重,由于外纵墙开洞率大和横墙间距大,使得这类房屋的抗震能力大为降低。
(4) 楼梯间在1992 年以前建造的基本设置在端部,且楼梯平台板多为预制板,楼梯间墙体因楼梯斜梁的作用而刚度增大,楼梯间的预制平台板削弱了楼梯的整体性,使得这些校舍的楼梯间成为了房屋抗震的薄弱环节。
(5) 外纵墙开洞率大,使得窗间墙的高宽比大于110 ;对于外纵墙的窗间墙多为高宽比大于110 时,其外纵墙的抗震能力相对比较差。
(6) 外廊建筑的两个外纵墙的开洞率均较大,使得外廊建筑的抗震能力较内廊式的多层砌体校舍还差。

联系方式

  •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保安社区龙岗大道(横岗段)6283号三栋厂房101
  • 电话:0755-29650875
  • 老板:吴工
  • 手机:13632825466
  • QQ:591143338
  • Email:591143338@qq.com